• 2021/01/25
  • 不必急於批評楊志良,「醫院群聚」代表確實有系統性問題存在
分享到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醫院院長是實質的指揮官,底下工作人員是否遵守SOP,有沒有足夠的知識跟危機意識,代表事前訓練可能不足,分流也出問題。而指揮中心疫調外,醫院仍依然要有自己的系統動員,補疫調之不足,有嗎?事後的追蹤、叮嚀提醒也都明顯有狀況。

最近因為發生在醫院的「COVID-19」(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疾病,以下簡稱武漢肺炎)感染,有位前衛生署楊署長在電視節目上倡言要開除被感染的醫師,頓時觸了醫界的眾怒,更引起社會的一片撻伐。

讓我們還原楊前署長說過的話:「但是他沒有照SOP去做。」「所以這個醫院,應該給這個醫師某種的處分,假如我是院長,我第一件事情就是把他開除。」但是這兩句話確實有很大的問題,因為兩個原因:

1. 一切都照SOP,感染依然可能發生

因為病毒可能無所不在,當你穿脫防護設備時,一個不小心觸碰了自己的口鼻被感染,但是自己沒發現,這跟遵照SOP與否無關。再者,即使沒有人為疏漏,防護用具也都齊全,有誰在使用前檢驗過每個N95口罩嗎?N95隨然有點厚,但是也只能阻擋95%直徑0.3微米以上的非油性顆粒。新型冠狀病毒的大小為0.1微米,病毒傳播多會依附飛沫,口罩主要作用是阻隔飛沫粒子。香港中文大學呼吸系統科的教授指出,一般飛沫大小約10微米,如經過抽痰、插喉等負壓過程,飛沫粒子失去水分,則可變成小至5微米以下的霧化粒子(aerosol),俗語說得好「雞蛋再密也有縫」。

 

2. 補救跟檢討應該遠高於究責

假如你看過電影《危機總動員》(Outbreak),你就會知道當醫療人員短時間處理大量的流感患者時,意外跟疏忽是難以避免的。一旦發生問題,希望自己的疏忽不會造成感染,希冀僥倖,因此不向上通報也是人性。之前在醫院病房工作時,曾經遇到病人短暫失去心跳呼吸,但是在急教的過程中,所有的心力都在了解病人當下的狀況,解救病人的生命,事後才檢討人為的疏失。像這個例子是病人早上意識不夠清楚,護理人員過度急於餵藥,造成吸入性肺炎。有另一個病人也是失去心跳呼吸,但是不幸過世,事後檢討則發現跟任何醫療疏失無關,而是肺動脈栓塞所引起。楊先生真的不是醫師,不知道醫療系統乃團隊的運作,急於究責是粗魯而莽撞的在破壞整個團隊,可以說是「口不擇言,暴虎馮河」。

醫院群聚就可以看出確實有系統性問題

設想今天不管是第一位據說在隔離病房感染,或者後續被感染的四位中有一位無症狀,但卻具有感染力,這樣的破口可以是多大?系統性的問題包括:

  1. 第一次接觸人員採檢的時間很接近被感染時間,所以應該還在潛伏期,怎麼可以因為陰性,有戴口罩,就居家自主健康管理呢?工作時也會喝水、洗手,間接的環境傳染極有可能。這一年來的經驗不夠嗎?武漢封了多久?76天,接近11周。指揮中心應該很清楚,卻沒當機立斷做出隔離要求,這是指揮官內心太柔軟的盲點,但也是不該犯的錯誤。
  2. 這位醫師除了進入隔離病房工作,還跑去急診感染給第二例醫師,這樣對嗎?一般在隔離病房工作的人員本來就不該隨意移動,這才是分艙分流,更何況還是到人多雜亂,可能有嚴重病患的急診。所謂的超級傳染者,像著名的「傷寒瑪麗」就是一位帶原的廚師,而我們則有一位帶病毒趴趴走的住院醫師,門診他去過嗎?究責的對象應該是醫院管理階層,跟事後指揮中心的沒料敵從嚴。
  3. 第二位染疫的護理師應該很清楚自己有跟那位住院醫師護理站共處多久,看病的風險意識可以因為一採陰性而降低嗎?法律規定居家自主健康管理盡量避免出入公眾場合,對不起,醫療院所在公共場合不強制戴口罩的時候也沒卸下口罩過,這明顯違反常識跟法規的精神,陳總指揮官輕輕嘆氣放過,喜歡當好人過頭了。

院長不要人家開除你,就交出指揮權吧!指揮中心都已經派人接手,也該是辭職明志、負責的時機了!

第二位染疫護理師後來發現跟第一例醫師在病房共處了一個小時,他到底跑去了多少地方,應該不是只問當事人,也要全院人員一一詢問調查,反向溯源,有嗎?醫院院長是實質的指揮官,底下工作人員是否遵守SOP,有沒有足夠的知識跟危機意識,代表事前訓練可能不足,分流也出問題。而指揮中心疫調外,醫院仍依然要有自己的系統動員,補疫調之不足,有嗎?事後的追蹤、叮嚀提醒也都明顯有狀況。

政治人物跟名嘴們,疫情的事就不要自由心證了

有些事情,像是外星人、金小胖、墓地風水,你們想怎麼講都可以,反正呢就算講錯了,即使不道歉,明天的太陽一樣會升起來。但是疫情不一樣,楊前署長的發言確屬不當,讓社會過度反彈,反而讓疫情指揮中心在究責跟檢討時受到影響。筆者在藥廠時雖然因為要監測當時的禽流感疫情,著實下了一番工夫研究流感;之前念心理學研究所也學過機率相關的風險評估,不能說沒有專業。但是病毒是個專門的特殊領域,即使對防疫指揮中心的作為有些不滿意,還是自制的不予評論。楊前署長其實沒有資格評論,而名嘴們也就不要藉這件事再來亂了好嗎?

何時盼得不再惡鬥的藍綠,不再收視率至上的媒體

其實為何經常有這麼不懂門道,充滿情緒的發言是其來有自的,因為政治人物太自大又喜歡亂鬥、家裡有收視器的觀眾太喜歡草根八卦、名嘴們太忙著到處坐檯灑口水,媒體的水準也大大的墮落。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就是疫情,藍的偏向相信中國沒有疫情,認為台灣長期隱瞞疫情;綠的則剛好相反,老是把中國的疫情說得很嚴重。

但是以台灣這次的醫院感染為例,一旦要檢驗、疫調,牽涉到都是數十、數百個當事人,還有更多的醫事、政府相關人員參與其中,請問要怎麼隱瞞?是大家有多不相信台灣的民主自由?假如你真的不相信,又那麼喜歡民主自由,請用腳投票,此時此刻台灣仍有出入境黑名單嗎?

 

相同的,中國在這第二波疫情之前防疫真的不好嗎?這世界大概很少有國家比得上中國那麼擅長於「封鎖」跟「禁制」的。以前出門要路條,現在有健康碼,還有無數的監視器跟最先進的辨識系統,區區幾隻病毒用焊條都可以解決的,不是嗎?

有一本關於100年前西班牙流感時的小說《末日小鎮》,描述當時有一個美國的小鎮既封村又封路,但是兩個工人耐不住的偷溜到城裡尋歡,就把病毒帶回來,造成嚴重大傳染。這在不缺焊條的中國不會發生,武漢那麼大都可以說封就封城,連門都出不了,一封七十幾天,世界上有幾個國家做得到?但是中國疫情在起始點上容易隱瞞,確實有即時性跟透明度的問題。這也是系統性問題,叫「極權下做官的門路」,第一波如此,第二波可能也有,台灣該放心嗎?至於入境隔離,中國對所有國家地區做得更徹底,春節泡泡是在吵什麼?

歷經SARS的洗禮,台大醫院當時創下的醫療奇蹟,大家對指揮中心、防疫體系可以多點信心,也請大家多點自我防護。陳指揮官,好心應該有好報,但防疫不能靠老天庇佑軟心腸。最後,相信台灣有足夠的能力亡羊補牢,媒體跟名嘴們不用相忍為國,但也請多些專業跟智慧吧!

回前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