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職場霸凌」別再默默吞下!出現失眠、沮喪...就要留意,精神科醫師教你1關鍵,別讓有毒環境害了你

遇「職場霸凌」別再默默吞下!出現失眠、沮喪...就要留意,精神科醫師教你1關鍵,別讓有毒環境害了你

被霸凌者的身心症狀可以求助精神科,但職場後續該如何處理?

定義「職場霸凌」並不是件容易的事,跟「性騷擾」比,霸凌顯得更為複雜。我國現行法規對於職場霸凌還沒有定義性規定,法院實務認為「職場霸凌」,是指:

發生在工作場所中,藉由權力濫用與不公平的處罰
造成持續性的冒犯、威脅、冷落、孤立或侮辱行為
使被霸凌者感到受挫、被威脅、羞辱、被孤立及受傷
進而折損被霸凌者的自信,並帶來沈重的身心壓力

實質上霸凌不一定來自權力,同事聯合起來的排擠、孤立、冷落,也可以算是霸凌。有些人長期被要求加很多班、24小時要求隨時在線上,並要求立即回覆;被給予過量的工作,或持續的高壓環境,這些也都可以說是霸凌。

很大的重點在:

1. 是否合理? - 譬如說,無法達成的業績、允許顧客過度的要求,像是給客人下跪
2. 對人格、形象,或尊嚴是否造成傷害? - 咆哮、辱罵、威脅,像是叫別人是“狗”、“白癡”
3. 長期處在壓力中? - 限時完成困難的工作,必須不斷超時工作,且一件接一件,已經造成身心、自信心的問題,甚至出現精神疾病
4. 是否經常且持續 – 霸凌應該是每周都會發生,頻繁且持續至少3-6個月

壓力下的身心反應:

1. 焦慮、失眠、自律神經失調
2. 情緒跟肉體的緊繃,頭痛、不明原因疼痛、煩躁
3. 挫折、沮喪、自責、憂鬱,出現輕生意念,甚至真的結束生命

 

閱讀完整文章:https://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ARTL00301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