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頁
最新消息
關於我們
衛教相關
交通位置
心理測驗
門診預約
心理治療
聯絡我們
English
首頁
衛教相關
憂鬱的心理與社會支持
分享到
大家一起來幫忙
-
憂鬱症患者最大的問題是躲起來,不願意讓別人知道,也不想得到幫忙。只要面對自己的憂鬱症,說出來,並且願意接受治療與協助,其實問題就已經解決了一半。撐在那裏,還要費盡力氣假裝若無其事,只是製造更大的壓力,讓憂鬱症更加惡化。
設定幫忙項目與復原時間表
–
接下來則是衡量壓力的來源與大小,暫時性的減輕或移除工作、家庭的負擔,並且動用家人與朋友來陪伴與支持。
不要幫倒忙增加壓力
–
像是說“想開就好了!” “不要胡思亂想病就會好”“要趕快好起來喔!”“做人就是要開開心心,我帶你去外面走一走,你就沒問題了”,甚至“你就是不夠堅強,要堅強一點”,這些話只會增加憂鬱症患者的壓力。
避免動用太多資源,或給予過度的支持
–
其實連專業人員也可能犯這樣的錯,那就是做太多,給予不合理的支持,結果養成
生病行為〈
Illness behavior
〉
。舉例來說,要求先生過度免除病人之責任,給予過度的照顧,結果造成一個失衡的夫妻關係。當先生無法履行承諾時,太太的憂鬱症就會犯,弄到最後連先生都變成憂鬱症患者。
四大原則
-
陪伴、傾聽、安慰、建立信心與希望
撥打電話
加入好友
為提供您最佳個人化且即時的服務,本網站透過使用"Cookies"記錄與存取您的瀏覽使用訊息。當您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Cookies技術支援。
Learn more
接受並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