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頁
最新消息
關於我們
衛教相關
交通位置
心理測驗
門診預約
心理治療
聯絡我們
English
首頁
衛教相關
憂鬱症的藥物治療
分享到
重度憂鬱症
的藥物治療
藥物的種類 -
以前治療憂鬱症用的是三環或四環的抗憂鬱藥物,這一類藥物的療效很好,但是口乾舌燥、便秘等副作用大,往往服藥依從性很差,或者無法加到較高的劑量。加上這類藥物過量時危險性很高,反而有不少病人拿來自殺。等到
百憂解
,以及其他
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
〈
SSRI
〉問世之後,這類藥物就很少被使用。除了
SSRI
之外,後來也出現了
血清素及
正腎上腺素
回收抑制劑
〈
SNRI
〉,
多巴胺
回收抑制劑
,以及其它抗憂鬱藥物。
藥物使用與治療目標 –
曾有病人從頭至尾只使用一顆百憂解,而她的憂鬱症足足拖了兩年才好。可以說她的病不是
百憂解
治好的,而是時間到了自行痊癒的。遇到很多的例子是,醫師認為病情已經改善,就不再調整抗憂鬱藥物的劑量,但病人卻長期悶悶不樂,像行屍走肉般的活著。臨床研究發現:
必須把治療的目標放在完全緩解,而非只是改善而已
。
完全緩解,就是憂鬱症狀完全或幾乎完全消失,最重要的指標應該就是病人可以重拾快樂的生活
在完全緩解之後,視情況
再讓病人使用抗憂鬱藥物3-6
個月,降低再度惡化或復發的機率
抗憂鬱藥物的劑量必須足夠,甚至有點過量都無妨,讓症狀盡快消失之後再慢慢停藥
一般來說,在治療兩周後假如沒有看到情緒上或症狀上的任何改善,就必須增加藥物的劑量
當藥物加到足夠劑量時〈一般是兩顆〉,2-4
週內看不到改善的跡象,可以更換藥物
當藥物加到足夠劑量,4-8
週內有改善,但仍有明顯憂鬱症狀,可以添加另一種抗憂鬱藥物
撥打電話
加入好友
為提供您最佳個人化且即時的服務,本網站透過使用"Cookies"記錄與存取您的瀏覽使用訊息。當您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Cookies技術支援。
Learn more
接受並關閉